本站公告
|
園林城市大家談
您的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園林城市大家談
創建省級園林城市 推進北方湖城建設
作者:趙春斌 來源:衡水園林局 瀏覽:次 推廣此文章
園林城市是個綜合概念,它不僅要求在建城區內“三綠”指標高,植物數量多,園藝水平高,而且它還要求城市規劃布局合理,市政環境設施配套齊全,文化發達,建筑精美,管理完善,城市管理運轉有序。就城市園林建設本身來講,也不僅僅局限于建城市公園,種行道樹,而是擴展到城市廣場、大型綠地、水系路橋等大型城市設施和河湖濕地等特有地理地貌的綜合綠化處理,是城鄉一體化的大園林綠地系統。雖然近幾年我市園林綠化各項指標都快速增長,但至今還沒有擠入“省級園林城市”的行列。按照構筑“林園相映、林水相依、林路相連”的優美綠地景觀,創建“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園林式綠色生態宜居城市的要求,經過市委、政府和廣大干部群眾的精心努力,衡水建城區綠化一年一大步,三年大變樣,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的發展。但還是存在一些實際問題:一是城市公共綠地分布不均勻,街邊小游園建設推進難。按照省級園林城市的創評要求,城市公共綠地服務半徑要達到 今年是我市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的目標年,建設園林城市是我市社會各階層的共同責任,要進一步采取各種措施,動用各種媒體,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使園林城市創建活動家喻戶曉,深人人心。形成“創建園林城市,共建綠色家園”的良好氛圍。一、科學規劃、設計優良是創建園林城市的重要保證。在設計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園林建設指導思想。無論大中小項目的設計理念、表現手法、景點設置,既要體現“新”字,又要有人性化、歷史感,以植物造園為主,注重鄉土植物的栽植,突出“綠色、生態、和諧”的建設主題。二、多方籌資,人人參與,代代共享。要突破資金短缺的瓶頸,就必須在繼續堅持以政府為主,各單位和全社會籌資為輔的多渠道、多層次投資體系的基礎上,創新機制,加快市場化運作。三、精心打造,突顯地方特色。要繼續大力實施公園、廣場、街頭的綠地建設,高水平、高品位打造城市客廳,給市民、游人提供良好的休閑、娛樂、健身場所,包括遮蔭。要以道路綠化建設為紐帶,在堅持一街一景的前提下,做到大綠量,大規格,喬、灌、花、草、藤合理配置,立體栽植,形成具有層次感的生態道路景觀。另外要加快庭院綠化、垂直綠化、陽臺綠化、樓頂綠化、室內綠化、家庭綠化,減少城市的熱島效應,增加空氣的濕潤度,最終要讓衡水成為樹木花草茂盛、四季常青、季季有花的美麗、宜居之城。四、水清湖綠,城鄉共建大園林。由于市區用地緊張,在城市中用大量的土地建設綠地的難度很大,因此,要以大園林的思維來創建園林城市,在城市郊區建設城市綠地,在盡可能利用的地方開辟綠地,通過城區綠化與國土綠化、林業生態建設與環境綜合治理相結合,讓市域內每條水都變清,每條河都是一條綠廊,豐富完善城鄉大環境建設。五、強化管理,推進園林城市的持續發展。 “三分建,七分管”。園林城市是一項長期的艱巨工程,而創建達標,僅是一項階段性工作。所以,創建中需要管理,達標后更需要強化管理。特別是要針對存在的損綠、破綠、毀綠行為,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做到依法嚴格查處,違法必究,使綠化建設成果得到有效保持。已經規劃確定的綠地,不可隨意改動,已經規劃確定的綠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園林建設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技術工作,不僅要科學選苗、合理載植,還需要適時松土、灌溉、施肥、修剪和防治病蟲害等,要大力培養、培訓、開發、使用相關技術人才,還可組織社會力量和志愿者參與養護。各部門對照省級園林城市的創建標準和要求,在完成好自身工作的同時,對創建工作進行查缺補漏,逐項完善,確保各項創建任務落實到位。 總之,雖然“三年大變樣”以來我市城市面貌變化明顯,路網、綠地系統初具規模,但總體看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水平總體不高、承載能力不強,城市開放度太低,不能適應城市快速發展的需要;道路交通擁擠,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夠;城市建筑特色不明,品位不高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影響著省級園林城市的創建,距離“文明、安全、宜居、生態”的城市目標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的任務還很艱巨。
上條新聞:市領導專題調研種樹植綠工作
下條新聞:河北省“十佳公園”評選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