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
園林城市創建專題
您的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園林城市創建專題
綠滿湖城花正紅
作者:admin 來源:衡水園林局 瀏覽:次 推廣此文章
——市園林管理局鼎力助推我市成功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工作紀實
“半樓半樹半風景,處處園林流水聲”,如今一個“城在林中、道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綠色園林城市已經清晰地展現在湖城市民的面前。 2011年12月13日,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省政府經研究,授予我市“河北省園林城市”稱號。這標志著我市歷時兩年的省級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圓滿成功,正式跨入省級園林城市的行列,也標志著“生態宜居北方湖城”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 兩年建成省級園林城市 2010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關于創建園林城市的決定,計劃2011年創建省級園林城市。 市園林局成為當之無愧的創建園林城市主力軍。自啟動園林城市創建工作以來,該局緊緊圍繞創建省級園林城市這一中心任務,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市城管局的要求,健全組織,明確任務,積極行動,把提升城市園林綠化水平、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作為重要載體和平臺,以打造“生態宜居的北方湖城”為目標,全力以赴,攻堅克難,搶時間,抓進度,全力推進園林綠化建設工作。 雖然時間緊、任務重、質量要求高,但是園林局的廣大干部職工頑強拼搏,都以大局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每天都忙碌在城區的各處綠化帶中,對每朵鮮花、每棵綠樹、每處草坪進行細細打理;或者,在城市新的地平線上,重新疊山理水,植花種草,潤物細無聲地將綠色散播進城市。 特別是在和平西路綠化工程、中心北大街綠化工程、永興東路11公頃儲備地綠化工程以及創園臺賬整理等工作中,我們的干部身先士卒,帶頭工作在第一線,廣大職工冒嚴寒、頂烈日,很多同志帶病堅持工作。 湖城的每棵綠樹都目睹過他們的辛勞,每棵小草都品嘗過他們的汗水,每把新土都深埋著他們的足印。他們的不懈努力,把城市園林構建成水、城、綠相互交融的和諧體系,為城市勾勒出詩情畫意的園林景觀。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經過兩年的創建,到2011年8月底,我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1.83%,綠地率36.3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1.95平方米,均超出了省級園林城市的考核標準。 專業化建設是創建成功的保障 “堅強的領導組織,團結協作、勇于拼搏的團隊,以及先進的規劃設計理念,是成功創建省級園林城市最堅實的后盾。”市城管局局長劉景岳一語中的。 去年是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的攻堅之年。為了使創建工作有序有效推進,把創建工作做實做牢,市園林局根據我市創建省級園林城市任務分工,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成立了創建園林城市領導小組,下設綜合組、臺賬組、工程組、宣傳組、資金組、維護提升組、設計組等七個小組,分別由副局長擔任組長,明確任務,各司其職。 除了組建高水品的領導團隊,市園林局還打造了一支高素質的綠化團隊。園林局聘請了衡水學院、河北農業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對干部職工及社會綠化人員進行了綠化專業技術培訓,參加培訓人員1000余人次。又專門針對喬木和花灌木修剪工作,聘請了北京清華大學教授舉辦了園林樹木修剪培訓班。通過培訓,大家的專業技術知識日益豐富,理論與實踐結合得更加緊密,大家的實戰水平大大提高。 在加強自身綠化設計隊伍建設的同時,市園林局還堅持“高品位、高起點、高標準”的設計原則,采取公開招標方式,聘請了北京東方園林公司等資質高、能力強的專業公司對重點工程、重要節點進行綠化設計和提升,彌補了自身設計力量不足和原有綠化形式單一以及植物應用缺少特色等問題,一批多樣化、多元化、復式化的精品街道、游園、景觀帶和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特色鮮明的主題公園應運而生,像前進大街綠化、北外環綠化的提升,帶動了整體綠化水平的提高。 精品項目是創建成功的基礎 3月的湖城,綠色隨著路網的延伸,傳遞全城,一條條靚麗的綠景長廊展現在人們的面前;社區、庭院中,花草樹木都在爭相吐綠,土院變成了綠院、樓房變成了花園……這欣賞不完的美景,是園林人在創建省級園林城市中,用一滴滴汗水換來的。 創建省級園林城市,項目建設是關鍵。市園林局對照省級園林城市創建標準,按照我市創建工作的統一部署與要求,突出綠化建設重點,分步實施,著重推進了和平西路綠化工程、中心北大街綠化工程、北外環改造提升工程、青年公園二期建設工程、中華公園改造提升工程及人民路、河北路等市區主干道的綠化提升工作。 在主干道綠化方面,市園林局重點對人民西路、勝利西路、東湖大道等主干道路進行了綠化建設和改造提升,種植喬木1.1萬余株、花灌木藤本植物33萬余株、草花3萬株、草坪1.1萬平方米。在綠廊綠帶建設方面,實施了“一街一環”綠化工程。一街,即前進街(南外環—北外環):全長5700米,綠化投資3702萬元,綠化面積17.5公頃。綠化種植中注重植物色彩搭配,常綠與落葉搭配,不同花期的組合,做到了三季有花,季季都有景可賞。共種植法桐、紅葉椿、美國白蠟、欒樹、國槐等喬木4.6萬株,種植碧桃、百日紅、連翹、大葉黃楊球、金葉女貞等灌木40.4萬株,草花地被4.1公頃,草坪6.64公頃,鋪設園路廣場3.84公頃。一環,即西、北外環:西、北外環采取“外側生態林地+內側景觀帶+隔離帶”綠化模式,兩側生態林地建設共植樹5.2萬株;內側15米景觀帶綠化面積11.4公頃;隔離帶喬木與灌木間隔種植,高低錯落、形式多樣。此外,還在南外環建設完成了1000畝儲備地綠化建設,共植樹8萬株。 小區和單位庭院綠化作為城市綠化和環境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態、美化城市環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市園林局積極開展“園林式單位、園林式小區”創建活動,得到了網通生活區、學院校區、麗景名都、怡水花園、寶力公司等一批綠化單位的大力響應。市園林局根據不同小區和庭院的情況,制定了完善的綠化實施細則,同時加強技術指導,搞好跟蹤服務,小區和機關、企事業單位掀起綠化熱潮,以“見縫插綠、拆墻透綠、拆遷還綠”為總體思路,進一步補種補植喬、灌、花、草等各類植物,最大限度地提高綠地率。 短短的幾個月時間,一個個小區、單位庭院內,松柏蒼翠,國槐、垂柳傲然挺立,美麗的牽牛花和綠茵茵的草坪讓人心曠神怡,尤其是布滿沿街鐵藝護欄墻上的五葉地錦、大花牽牛,爭奇斗妍,欣欣向榮,為城市增添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目前,我市已建成省級園林式小區17個,市級園林式小區72個,市以上園林式小區占總數的62.6%;建成省級園林式單位65個,市級園林式單位147個,市以上園林式單位占總數的63.1%。 為市民營造綠色生活工作環境的同時,市園林局還加大戶外休閑場所的綠化建設力度,擴建、升級改造了中華公園、青年公園二期、北外環帶狀公園等多個花園、公園,共種植各類喬木近25000株、花灌木400余株、草坪綠籬近120000平方米,鋪裝園路近12000平方米,新增綠地面積11.85公頃,公園綠化和生態建設達到一個新水平,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為廣大市民休閑娛樂提供了綠色樂園。 為迎接國慶節的到來,同時也為了營造我市創建園林城市的濃厚氛圍,市園林局還在市區各公園、廣場及人民路、前進街、北外環等主干道擺放、種植100萬盆、幾十個品種的鮮花。花壇擺放、種植完成后形成一條條繁花似錦、花色艷麗、活潑跳躍的城市景觀帶,進一步塑造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品位,提升了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2011年,市園林局共種植喬木26.4萬株,新增綠地面積244.11公頃,新增公園綠地面積68.33公頃。這一組組數字無不凝結著廣大園林干部職工的心血和汗水…… 日常管理一以貫之地推進 俗話說,“三分建,七分管”,省級園林城市創建的成功是對我市園林工作的高度肯定,但如何保護好創建成果,讓廣大群眾樂享美好環境才是重中之重。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市城管局的指導下,園林城市雖然已經創建成功,達到了如期效果,完成了所有建設指標,但是未來的維護、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今后,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加大綠化建設,增加綠化養護資金投入,積極引進專業人才,充實園林綠化隊伍,保護好園林城市的創建成果。”市園林局局長趙春斌如是說。 完善綠化法律法規,不斷推進依法治綠,是推動城市園林綠化科學發展的根本保證。隨著園林綠化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市也隨之制定了一系列園林綠化地方性法律法規,對園林綠化建設、管理、保護提出了具體要求。市園林局還將制定一套完善的綠化管理地方行政性法規體系,增強執法的權威性,做到執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時,綠化監管部門采取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相結合的方式,對綠化成果實行全方位監管,依法對破壞綠化、占用綠地的行為進行及時糾正、制止和處罰,切實保護好綠化成果,推動園林綠化整體水平的提高。 切實加強對新建小區綠化工作的監管力度。新建小區的綠化工程要與主體建設項目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依法辦理施工圖審查、招標投標、質量監督、安全監督、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備案等手續。建設單位要向園林部門辦理圖紙審查和竣工驗收備案手續,對符合條件的,由園林部門加蓋“城市綠化審批專用章”,方能移交使用。原有居住區經普查綠化不達標的,責令物業或綠化管理主體進行整改,喬木少的要增植喬木,面積不達標的要通過破硬還綠、垂直掛綠等方式增加綠化面積,直到達標為止。 積極提高居住區綠化養護人員的專業素質。居住區綠化是城市園林綠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市建設生態宜居的北方湖城的重要一環。居住區綠化管理涉及面廣、量大,綠化養護人員既要通曉專業知識,要保證綠化生長良好,又要善于做社區居民工作,取得居民和業主對綠化的支持,才可能落實工作目標,取得養護工作管理主動權,所以綠化養護人員一定要加強各方面的素質修養,同時積極提高自己的專業養護水平。因此,園林部門將經常組織居住區綠化管理人員參加園林技術培訓,加快居住區綠化管理人員綠化植物種植、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業務水平的提高,同時,在居住區綠化建設、養護管理上實行全方位的跟蹤指導,提高苗木成活率,提升綠化水平。 繼續加大宣傳力度。該局通過報紙、電視臺、網絡集中報道及發放宣傳資料、懸掛條幅等多種形式、多種途徑,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到鞏固和深化綠化成果中來,讓廣大市民充分了解了創建園林城市的重要意義,讓“園林城市大家建,創建成果大家享”的觀念深入人心,進一步增強全市人民愛綠、護綠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沒有休止符 創建園林城市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省級園林城市創建完成之時,就是我市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的開始之時。 近幾年來,特別是2010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的宏偉目標,緊緊抓住全省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和“三年上水平”的重大契機,全黨動員,多措并舉,大力度實施拆違還綠、拆舊補綠、拆墻透綠、新建增綠,傾力打造林蔭休閑型、資源節約型、濱湖生態型園林城市,新植喬木66.3萬株、灌木130萬株、花草地被63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41.8%、綠地率達到36.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1.9平方米,初步搭建了主城區的園林綠化框架和城市綠化基礎。 市園林局將在今后兩年中繼續加大綠化投入,加快綠化建設,充分發揮人才、技術、資源優勢,協調推進創建工作,統籌城市綠化項目的方案設計,建立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驗收的長效管理機制,推進分級分類綠化養護機制的實施,切實鞏固創建成果,把提升綠化品位、突出地方特色落到實處。同時,以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為工作目標,按照‘總量有增加,品位有提升’的要求,進一步增加城市綠化總量,提升城市綠化品位,為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夯實基礎。 如今,“春有百花爭艷,夏有綠蔭如傘,秋有碩果紅葉,冬有青松傲雪”已成為我市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的真實寫照,生態湖城在綠色的延伸中展露出綽約風姿。因此,我們有理由期待,更有理由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城管局的指導下,在廣大群眾的關心支持下,在市園林局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衡水的城市園林綠化事業一定會更加美好!
上條新聞:衡水宮廷金魚將落戶衡水湖畔
下條新聞:綠意花情織錦繡 不盡春意灑湖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