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對一座城市而言,不僅意味著靈性和美麗,更代表著活力與希望。創建園林城市,綠化是關鍵;建設宜居湖城,綠化是重點。
創建省級園林城市以來,市園林局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城管局的堅強領導下,舉全局之力、聚全局之智,咬定目標不動搖、奮勇爭先不懈怠,以積極高昂的熱情、求真務實的作風,把全面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的各項任務抓實抓好,圓滿完成了創園各項任務目標。
湖城一體、水綠相映、分布合理的城市綠化格局正逐漸變成現實。
榮譽,是對衡水城市建設、管理和發展水平的高度肯定;成果,彰顯著衡水園林人為創建工作付諸的堅韌決心和不懈努力。
打響創建攻堅戰
地勢平坦、氣候溫和、河多湖美……衡水有著優越的自然條件。
如何將自然資源轉化成現實優勢,讓老百姓出門即可見綠、隨時呼吸新鮮空氣?
2011年八月,全市文明城市園林城市創建活動暨城市容貌整治專項行動動員大會隆重召開,會議提出:要迅速掀起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和園林城市熱潮,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品質,使我們的城市更加干凈衛生、文明舒適、生態宜居。
這吹響了“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建設生態宜居的北方湖城”決戰的終端號角。
“創建省級園林城市是一場全民戰爭,市城管局一定要不辱使命,勇當排頭兵。”各種調度會、辦公會上,市城管局局長劉景岳多番強調。
為把創建工作做實做牢,在市城管局的精心部署下,作為我市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的主力軍,市園林局按照“生態宜居北方湖城”戰略定位,科學規劃,精心設計,傾力構筑湖城一體、水綠相映、分布合理的城市綠化格局。
園林綠化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創建工作中,如何給自己的城市園林綠化定位,從而多視角、全方位張揚城市的個性、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整體風貌?
“規劃龍頭牽引現代化園林城市發展。”市園林局局長趙春斌一語中的。
基于此,該局委托中規院風景園林所編制了《衡水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規劃緊密結合城區綠地現狀、文化資源和地理環境特征,統籌考慮主城區、濱湖組團、路北組團與外圍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關系,確定了“一心、三片、多廊、多級”的綠地布局結構,通過中心增綠、外圍拓展等措施,實現園林下鄉、森林進城,謀求生態、健康、可持續的“大綠衡水、森林之城”,為園林綠化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
規劃既出,行動迅速。根據全市創建省級園林城市任務分工,市園林局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成立了創建園林城市領導小組,下設綜合組、臺賬組、工程組、宣傳組、資金組、維護提升組、設計組等七個小組,分別由副局長擔任組長,明確任務,各司其職。創建小組強調要求:各相關人員一定要不等不靠、不推不躲、不折不扣、沒有理由、毫無借口地做好份內工作。綜合組每天統計創建進度,總結上報,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一場全局齊動員、共建園林城的熱潮隨即掀起。
精雕細琢造美景
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工程帶動是關鍵。
今年以來,市園林局按照高品位、創特色、上規模、出精品的指導思想,不斷加大綠化投入,大力推進城市綠地建設,建成了一大批規模大、品位高的園林綠化項目,共種植喬木26.4萬株,新增綠地面積244.11公頃,新增公園綠地面積68.33公頃。
道路綠化方面:
啟動了和平西路(前進街-西外環)綠化工程。該工程全長3000米,兩側分車帶各寬1.5米。共種植國槐、法桐、黑松等喬木831株,種植大葉黃楊球等灌木105株,鋪種草坪綠籬7218平方米,新增綠地面0.9公頃;
實施了中心北大街(大慶路-裕華路)綠化工程。該工程全長1800米,兩側綠化帶各寬5米。共種植白蠟、黃櫨等喬木2221株,種植碧桃、百日紅等灌木943株,鋪種草坪綠籬13987平方米,新增綠地面積1.54公頃;
啟動了永興東路綠化工程。共種植欒樹、白蠟、金葉槐等喬木935株,種植西府海棠、百日紅等灌木1305株,鋪種草坪綠籬6817平方米,新增綠地面積1.04公頃。
公園建設方面:
實施了青年公園二期工程。該工程位于我市主城區東南部,東臨滏陽河岸,西接東湖大道。共種植各類喬木481株、花灌木401株、草坪綠籬16690平方米,鋪裝園路5368平方米,新增綠地面積2.2公頃。
啟動了中華公園改造提升工程。中華公園位于市區中華大街與人民路交叉口,公園建于1983年,占地2.23公頃。此次改造主要針對現狀,對園路、廣場、給排水、照明等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并種植草花美化環境,讓市民游玩更加舒適。共種植黑松3株、草坪綠籬11787平方米,鋪裝園路6400平方米。
建設了北外環帶狀公園。共種植窄冠楊、白蠟、國槐等喬木24124株,種植草坪90200平方米,新增綠地面積9.65公頃。
街頭游園建設方面:
新建了湖之韻游園。共種植各類喬木245株、花灌木80株、草坪綠籬2240平方米,新增綠地面積0.31公頃。
新建了育才街地道橋南東側游園。共種植各類喬木31株、花灌木219株、草坪綠籬1090平方米,新增綠地面積0.12公頃。
新建了浩林園。共種植各類喬木121株、花灌木243株、草坪綠籬780平方米,新增綠地面積0.08公頃。
新建了站前路與政通街東北角游園。新增綠地面積0.49公頃。
景觀林帶建設方面:
啟動了東滏陽生態林綠化工程。共種植速生楊4800株,新增綠地面積4.03公頃。
實施了西南環生態林綠化工程。共種植速生楊94492株,新增綠地面積57公頃。
開展了北外環防護林帶建設工作。共種植喬木5萬余株,新增綠地面積28.43公頃。
道路綠化改造提升方面:
先后啟動實施了三縱標志性道路綠化提升工程。該工程包括榕花街(高速口-大慶路)綠化工程、榕花街(手機市場)綠化工程和南外環三角綠化工程。其中,榕花街(高速口-大慶路)綠化工程種植喬木832株、灌木152株、色帶植物6981株、草坪710平方米;榕花街(手機市場)綠地總面積890平方米,種植喬木184株、灌木205株、色帶植物2134株、草坪700平方米;南外環三角綠地總面積6700平方米,種植喬木301株、灌木170株、色帶植物2731株、草花19000株、草坪4900平方米。
啟動了東湖大道綠化提升工程(南外環-滏陽新河北堤)。共種植喬木9000余株、灌木2.7萬株,新增綠地面積11.4公頃。
實施了人民西路(寶云街-西環)改造提升工程。共計補植8-18cm的白蠟、香花槐近400余株,種植爬山虎4萬余株,鋪種草坪9000余平方米。
實施了北外環迎賓線(高速口—前進大街)綠化建設及提升改造工程。共種植國槐、白皮松等喬木874株,種植灌木736株,鋪種草花地被1.2萬余平方米。
啟動實施了中心街、河北路、勝利路、永興路等街道的改造提升工程。共種植法桐420株,種植衛矛、女貞、小檗等灌木22萬株,鋪種草坪2.3萬平方米。
此外,該局還以創建“園林式單位、園林式小區”活動為載體,強力推動居住小區和單位庭院綠化。在制定完善小區和單位庭院綠化實施細則的基礎上,深入開展“園林式單位、園林式小區”創建活動,并加強技術指導,搞好跟蹤服務。根據不同小區和庭院情況,充分利用樓間、樓頂、陽臺及院內空間,搬遷辟綠、破硬造綠、見縫插綠、垂直掛綠,力求讓能綠的地方都綠起來。先后涌現了網通生活區、學院校區、麗景名都、怡水花園、寶力公司等一批綠化先進單位。同時,對沿街單位、居住區實行拆墻透綠,使庭院綠地與道路綠地、街頭綠地有機結合、渾然一體。目前,我市已建成省級園林式小區17個,市級園林式小區72個,市以上園林式小區占總數的62.6%;建成省級園林式單位65個,市級園林式單位147個,市以上園林式單位占總數的63.1%。
青春染綠新家園
干事兒需要一種精神。
創建省級園林城市涉及到的綠化工作標準高、任務重。為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市城管局局長劉景岳身先士卒,工作在一線,指揮在一線,將出現的問題解決在一線;市園林局局長趙春斌及班子成員放棄節假日、星期天,現場辦公,協調調度,確保了城區綠化提升工程施工方案、工程質量的高標準執行;市園林局廣大干部職工則冒嚴寒、頂烈日,早出晚歸、晝夜奮戰,很多同志帶病堅持工作,用火紅的青春譜寫出一篇篇壯麗的詩行。
在2011年春的綠化工程中,園林局副局長劉俊鋒主要負責和平西路和中心北大街的綠化工程。自接到任務后,無論吃飯還是睡覺,他都在想著怎么把工程干好。但干過園林綠化工程的人都清楚,一個“好”字,里面包含著眾多環節的層層把關,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有些許的閃失。從苗木質量這一關來說,責任和使命就讓他“得罪”過供苗商。為了保證工程進度和質量,他每天數次往返于數個工地,往往是在這個工地處理著棘手的事,那個工地又打來電話有新情況,一天下來,幾乎合不了幾個小時的眼,用披星戴月來形容一點也為過,但只要能把工程干好,他樂此不疲。
2011年,市區種植了大量的大樹,為了保證樹木的成活,該局機務隊副隊長劉路明和員工們加班加點工作,白天正常時間他們綁支架,下班后就去把木桿拉回來鋸好,打眼,然后把鐵絲剪出來,一直工作到晚上九點多,把第二天所用物資備好,以不耽誤第二天的工作。有一天,正在工作緊張的時候,家里打電話來說他母親把腿摔壞了,從老家趕到衡水來看病了。由于工作特別緊,他沒時間去,把看病的事全交給了姐姐,晚上九點下班后,他才回老家去看了一下,第二天早上六點就又趕了回來。
創建工作中,李淑閣負責市區街道的綠化修補改造。為確保植物材料能夠及時種植澆水,她頻繁往返于各個工地,每天工作安排聯絡的電話少則幾十個,多則百十個,上下班也沒個準點,星期日常常不能休息,即使休息了,也只能是人在家,心在工作上,工作聯絡的電話幾乎不斷,隨時準備上街處理工作問題。在安排好這些工作的同時,她還要負責苗木調運,經常是早上五點就要起床領苗木車、開展種植。因工作壓力大,她常常失眠并導致發燒,但她每次都是忍忍就堅持了下來。
領導身先士卒,職工更是全力以赴。戰斗在各綠化工作一線的普通職工,白天把苗木種植到位,晚上就加緊土方的更換,有時一干就是凌晨一兩點。為了保證苗木的成活率,當天的苗子要當天種植到位,決不允許苗子隔夜,所以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什么時候也是人等苗子,不能讓苗子等人,苗子沒來的時候,他們就安排人員進行修剪、澆水,覆土、扶直等養護工作。幾個月下來,他們個個都被“摧殘”的象個土人,人黑了,人瘦了,在工地上吃不好,又喝不上水,再加上經常熬夜,再鐵的漢子也會扛不住的,但只要一有事,個個都是拔掉輸液管子就上工地。他們說這不算什么,習慣了。
正是他們憑著“舍小家顧大家、吃苦耐勞”的園林精神,披星戴月,辛勤勞動,無私奉獻,衡水市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目前,我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83%,綠地率36.3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1.95平方米,順利通過了省住建廳組織的省級園林城市專家評審.
他們用火樣的青春澆綠了桃城。
精細管理提品味
三分建,七分管。園林城市是一項長期的艱巨工程,而創建達標,僅是一項階段性工作。所以,創建中需要管理,達標后更需要強化管理。
市園林人深知這一點,實際工作中,他們堅持一手抓綠化建設、一手抓養護管理,不斷鞏固和提高綠化建設成果。
完善城市綠化管理法規體系,做到依法治綠。認真落實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和《河北省城市綠化管理條例》,結合衡水實際,制定實施了《城市綠線管理辦法》、《城市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綠化養護管理規范》、《居住區綠地設計規范》、《園林綠化苗木使用規范》、《古樹名木管理辦法》、《綠地樹木認種認養辦法》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城市綠化工作步入了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軌道。
建立園林綠化精細化管理機制,確保有效養護。按照“數字化、網格化、標準化”管理要求,頒布實施了《綠化施工種植程序及技術標準》、《園林綠地養護等級質量標準》、《綠化養護管理程序及技術標準》、《道路綠地精細化養護與質量標準》、《公園廣場精細化管理管護與考核標準》等,對種養施工和后期管護工作做出詳細規定,實行量化管理。依據《河北省園林行業勞動定額標準》劃分區域、圈定網格,定員、定崗、定任務、定目標,實現了日常養護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保障了修剪及時、管護到位。同時建立綠地管理數據庫系統,并納入城市數字化管理體系,做到了責任明晰、管理精細、分類清楚、檔案完整,有效提高了種養和管護水平。
切實加強園林綠化執法工作,維護綠化成果。該局園林綠化監管科去年依法對綠化成果實行全方位管護,嚴格占用綠地、砍伐樹木審批工作,從源頭遏制了侵綠、毀綠現象。
通過實施強有力的管理措施,我市的整體園林綠化建設管理水平顯著提高,城市園林綠地體系更加科學完善,綠地面積不斷增加,布局漸趨合理;公園、廣場、游園功能完善,環境舒適,文化氣息愈加濃郁,都市品位逐漸顯現。
葉碧花繁綠滿城
早春,美麗的迎春花綻出串串金黃;仲夏,棵棵行道樹綠意蔥蘢;金秋,菊花飄香沁人心脾;寒冬,冬青疊翠意氣盎然……
不少市民說,如今,行走在衡水市區,無論身在何處,濃濃綠意總是如影相隨。
美麗背后,凝聚的是衡水園林人的智慧與汗水。
國慶前夕,市園林局提前數月加班加點,在市區各公園、廣場及人民路、前進街、北外環等主干道擺放、種植100萬盆、幾十個品種的鮮花,鮮花的種類及數量均創我市歷史之最。花壇擺放、種植完成后形成一條條繁花似錦、花色艷麗、活潑跳躍的城市景觀帶,進一步塑造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品位,全面改善城市質量,提升了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開展綠化專項整治提升工作,對植物材料進行修剪整形,清理死樹、干枝及綠化帶內的垃圾、雜草,補植缺株苗木等。同時,他們還在城市的綠化景觀帶、公園、游園等處添置了太陽能照明設施、雕塑小品、休閑座椅、垃圾箱等便民設施。通過專項整治,增強了綠化效果,提升了綠化品味。
切實加強園林設計工作,提升綠化品味。堅持“高品位、高起點、高標準”設計原則,在加強自身綠化設計隊伍建設的同時,采取公開招標方式,聘請北京東方園林公司等資質高、能力強的專業公司對重點工程、重要節點進行綠化設計和提升,彌補了自身設計力量不足和原有綠化形式單一以及植物應用缺少特色等問題,一批多樣化、多元化、復式化的精品街道、游園、景觀帶和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特色鮮明的主題公園應運而生,如前進大街綠化、北外環綠化提升等,帶動了整體綠化水平的提升。
加大創建宣傳力度,在衡水日報社、衡水電視臺和電臺等新聞媒體,開辟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專欄,廣泛宣傳創建園林城市的重要意義及創建園林城市重點項目的進展情況,一大批稿件先后在市直媒體集中刊播,市民的愛綠護綠意識進一步增強,形成了良好的創建氛圍。同時,結合創建園林城市宣傳畫冊的制作,該局還和市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了以“城市、園林、生活”為主題的攝影大賽,收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優秀拍攝作品600多幅,充分展現了我市近年來的綠化成果。此項工作在為宣傳畫冊的制作打好基礎的同時,也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市民的參與熱情,使創建園林城市活動深入人心,也激發了廣大市民參與維護綠化美化成果的熱情。
……
“變化很大,很漂亮,走在大街上,只能用‘養眼+舒心’來形容。”
“花草越來越多,景色越來越美,處處都像公園一樣。”
……
目睹市區的點滴改變,眾多市民由衷感嘆。
雖時值隆冬,然漫步衡水市區,自有一種溫馨和諧之氣縈繞周遭,星羅棋布的公園、游園遍布繁華市區,布局合理,鬧中取靜;各種富有意蘊的雕塑小品點綴于街頭巷院、蒼松翠柏之間,彌散著優雅的文化藝術氣息,市民流連其中、樂在其中。一個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園林城市正向人們款款走來。